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学院动态 > 正文

【喜讯】我院“纤丝万路”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国赛中斩获铜奖

2025-11-11 08:53 阅读: 编辑:化学化工学院


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举办。我院由李晶老师带领的绿色低碳工程材料及智能化团队,凭借其创新项目“纤丝万路——新一代仿生鱼鳞 PAN 改性沥青先行者”,在科技发明制作 A 类(能源化工)赛道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全国赛铜奖,创我院在此项赛事成绩上的历史新高,实现新的突破。

该项赛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等多个国家级权威机构联合主办,是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标志性赛事之一,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我校在本届竞赛专项赛获全国特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优胜奖2项。

此次获奖不仅为学院和学校赢得了荣誉,更充分展现了我院在工程材料和低碳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项目名称:“纤丝万路”——新一代仿生鱼鳞 PAN改性沥青先行者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项目负责人:陈俊玲

项目组成员:白星源 罗璎 徐梅兰 杨庆钊 郭瑾彦 林思洁 张若玫

指导老师:李晶 孟勇军 赵祯霞

项目简介:“纤丝万路”项目针对现代道路交通中沥青路面易出现的永久性位移、车辙、开裂等耐久性问题,致力于解决传统聚丙烯腈(PAN)纤维改性沥青因纤维表面惰性强、与沥青界面作用弱而难以兼顾高强度与高韧性的行业痛点。团队借鉴了树根固沙与鱼鳞多层结构的仿生原理,首创了基于“芬顿氧化反应”的PAN纤维表面改性技术。通过该技术在PAN纤维表面原位生成了具有仿生特性的FeOOH 须状鱼鳞分级结构(KF-PAN),并经KH-550 硅烷偶联剂化学键合,成功大幅提升了纤维表面粗糙度与化学活性,显著增强了其与沥青基质的界面粘结力。该工艺具有成熟简便、处理溶液可回收的特点,符合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能耗污染低,工程化可行性高。所制备的高性能改性沥青,可适用于高等级公路、中短途重载道路、军工机场等关键领域,在降低道路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一审一校:李 晶 赵祯霞

二审二校:潘远凤 文 欢

三审三校:周立亚 胡天淑

Baidu
taptap点点